10余省份进口冷链食品检出核酸阳性,食堂暂时禁止使用冻货
近几个月,进口冷链食品频频被发现核酸检测呈阳性,成为个别地区疫情反复的主要原因。
厦门1份进口冷冻猪肉外包装阳性厦门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6日发布公告,11月15日,疾控部门在对厦门市某冷库进行常规例行抽检时,发现该冷库1份进口冷冻猪肉外包装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阳性。经查,该批法国进口猪肉是从上海洋山港入关,共25吨。10月14日运抵厦门某冷库储存至今,整批冻品未使用,没有流入市场。
此前,天津市津南区、山东济南、湖北武汉、福建泉州、甘肃兰州等多地通报,在冷链环境中检出新冠病毒阳性,进口冷链也成为个别地区疫情反复的主要原因。
生鲜类食品进口高度依赖冷链物流,相伴而来的是潜在的感染风险
近年来,中国居民消费水平不断提高,进口食品量增长迅速。
11月7日,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发布《2020年中国进口食品行业报告》指出,2019年中国进口食品金额高达908.1亿美元,同比增长23.4%,来源地达189个。从金额来看,17个品类中,排名前三的依次是肉类及制品、水海产品及制品、乳品,进口额均超过100亿美元。前五大食品进口来源地分别是新西兰、澳大利亚、泰国、印度尼西亚、巴西。前三大口岸分别是上海口岸、天津口岸、深圳口岸。
报告称,尽管当前新冠疫情使国际交往受到了很大影响,但预计2020年进口食品仍将保持两位数的增长。
在众多进口食品中,包括生鲜在内的相当一部分品类高度依赖冷链物流。
与普通物流相比,冷链物流有三大特性,又称3T原则,即产品质量取决于冷链储藏温度(Temperature)、流通时间(Time)、耐藏性(Tolerance)。“冷链物流的核心是全程不断链,一旦断链脱温,就会给货品带来不可逆的影响,即便后面环节做得再好也是徒劳。”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冷链物流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秦玉鸣说。
疫情之下,与冷链物流相伴而来的是潜在的感染风险。吴尊友表示,即使是普通的冷链运输,病毒也可存活好几周。如果是在新冠疫情高发地区污染的物品,包括食品或外包装,经过冷链运输,可以把病毒带到非疫区,从而引起接触传播。
进口冷链食品频频被发现核酸检测呈阳性,不再进口行不行?
那么,是否应该像个别声音呼吁的那样,“一刀切”全面停止进口冷链食品呢?业界人士认为,就目前而言,这是“因噎废食、并不现实”。
原因在于,冷链产品风险防控目前已进入防疫新常态阶段。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冷链物流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秦玉鸣指出,一方面,国外疫情仍然持续蔓延,此起彼伏,很多国家迎来了秋冬的第二波疫情高峰;另一方面,中国需要大量的进口产品弥补国内供应的不足,因此绝不能把进口产品全部拒之门外——这已经是共识、常识。
广大消费者也无须过度担心,但需注意食品卫生、好日做常防范。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微生物实验室主任李凤琴表示,大量科学数据表明食品不会感染新冠病毒,但有可能被污染:一是受到含有病毒的水、包装材料的污染,二是受到携带病毒的食品加工者的污染。
李凤琴建议,生产经营过程中要严格规范操作,做好食品加工环境包括食品包装材料的消毒,严禁病毒携带者或感染者经营食品。
秦玉鸣表示,“目前来看,无论是海关还是其他部门,都已经部署了严格的查验、消毒以及管控的手段。暴露出来的问题货品,从整体货品占比来说,是相当小的部分”。
冬季新冠病毒在污染物体表面存活时间延长,普通人如何防护
中国工程院院士、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张伯礼表示,国外疫情日益严重,加之进入冬季,新冠病毒在污染物体表面存活时间延长。因此,目前严防境外输入,防人亦需防物。他提醒:
快递人员应佩戴口罩、手套,做到无接触送件。对于海外高风险地区的邮件、包裹,取到快递后,应先进行消杀,并在阳台等室外空旷处放置一段时间方可打开。
购买冷冻食品时,尽量避免用手直接触碰;储存此类产品时,最好采用独立封闭包装;不要食用生冷海产品,需充分煮熟后再食用;食品加工处理时,也要注意生熟分开。